目前分類:雜談
在日本買無線機械鍵盤
最近被 Amazon 的推薦燒到,入手了一把 Nuphy Air60,整個假日都在看機械鍵盤,把一些心得整理成筆記。
社交恐懼
我很不會社交。我仍記得在大學裡總是下意識地避免和同學在校園裡偶遇,避免眼神接觸,故意繞遠路或乾脆躲到圖書館。
錢的本質
我不想活在所有人都很有錢的世界,那不是我們應該追求的事,也沒有意義;我想要活在錢可以真正獎勵到創造價值的人身上的世界,那才是真正讓社會進步的方法。
網路上的評論有毒
一直以來我很好奇一件事,身邊的朋友們在網路上通常不太會去評論某件事,例如在一篇貼文底下留言,在推特上發表自己的看法。然而,如果是在私密群組發問的話,通常會得到不錯的建議。我體會到的事情是其實人是很喜歡給建議與評論的,然而為什麼大部分的我們在網路上卻不常評論呢?
無限 alert 迴圈事件
有兩名男性以及一名國一女生因為分享無限 alert
Coinhive 挖礦事件
今天在日本軟體開發圈中,最熱門的新聞應該就是「Coinhive 事件」了。這個訴訟是因為網站經營者在網站裡放挖礦腳本,當瀏覽網頁的使用者進入網頁時便會開始挖礦。這個行為被以「不正指令電磁的記録(妨礙電腦使用罪)」起訴,開始了一連串的訴訟過程。
雜感(Leaving MySQL)
今天早上看到這篇 Leaving MySQL。如果說這篇文章有什麼重點,大概就是作者在文章中寫的:MySQL is a pretty poor database, and you should strongly consider using Postgres instead.
自製簡易收音機
對我來說收音機的發明相當神奇,只透過無線電傳輸,聲音竟然可以傳播到那麼遠的地方,再透過收音機將聲音還原播放出來。本篇文章試著自己實作一個簡易的收音機電路,進而理解背後的原理
我所擔憂的能源短缺未來
在科技奇異點來臨之前,恐怕地球已經快要負荷不了全世界的經濟體系了。我們能夠維持現在的生活或許單單只是因為我們活在比較先進的國家,並且處於供應鏈上層,但仔細挖掘背後種種跡象,會發現整件事情越來越令人擔憂。
對 NFT 的誤解
最近 NFT 這個詞成為新潮流,大家一窩蜂地搶著「收藏」,但是往往抱持著錯誤的理解,以下整理常見的誤解
線性產值與指數產值
線性產值是經濟體系運作的基礎;指數產值可以改變人類的生活方式
Asahi Linux — 在 Apple M1 上跑 Linux
一群工程師們正在研究如何逆向工程在 Apple M1 跑原生 Linux kernel
這些年我使用的程式碼字體
撇開這些因素不談,用 monospace 字體撰寫程式碼的開發者還是佔大多數,這篇文章來分享一些近年來使用的 monospace
無接點靜電容鍵盤 HHKB HYBRID Type-S 使用心得
趁著這個機會試試看鍵盤界的最高峰,同時也是工程師界許多人夢寐以求的鍵盤 - HHKB,購入後使用到現在非常滿意,在這邊分享給大家。這篇除了 HHKB 的心得還會同時介紹無接點靜電容鍵盤的原理。
在日本長期工作的憂慮
對於軟體工程師來說,日本特殊的文化、環境、薪水並非首選,不少到日本工作的軟體工程師也都是單純喜歡日本才會到日本工作。因此這邊不討論薪水跟日商文化,單純就日本社會的現況點出我目前最擔心的事情。
Tech Lead 守則 1 — 深入基層
我們常說要傾聽基層人員的聲音,因為他們才是真正在做事的人,在開發上也一樣。 不過成為 Tech Lead 除了了解程式碼本身之外,更重要的是必須要對整個專案有通盤性的了解,以下列出幾個我覺得很重要的地方。
遠端工作環境分享(硬體版)
台灣受到疫情影響,進入第三級警戒狀態,也有部分公司開始實行遠端工作。從去年起就已經開始遠端的我或許能夠分享一些經驗。
價值這回事
這是一篇流水日記文
心得 — 從遊戲學管理
這篇文章原文是以日文撰寫,不過裡頭有很多我在工作上有共鳴,甚至是可以學習的地方,因此決定在這邊做簡單的引用與自己的心得。這位作者 36 歲,原本還是工程師的他也接下了管理職的職位,原因是因為年紀大了,同時也逐漸失去了對技術的熱情,然後剛好上司說「你就來當當看吧」,薪水也漲了,所以就順勢接下管理職位。 作者很有趣地說「不過有些問題,我最討厭人了,如果可以的話我喜歡一個人,原本好好地幹嘛去管人呢?」,反正也不用管業績,也有薪水可以拿,就好好做吧。
奇怪的大神現象
時常看到某些被奉為社群大神的人,影片、文章點進去一看發現錯誤百出的時候,難免心裡會覺得怪怪的,怪的是怎麼大神的位置都是這些人在坐,一方面是大家難道都不看細節只看這個人是否在神壇裡頭嗎?這個人有擺在神壇裡,哦哦哦哦先拜這樣?
站在中間的那群人 / 做出選擇的那群人
每個人對於每個議題,本來就有光譜存在,關心政治、社會議題也一定有人著墨較深,有些人只是理解個大概。
直播紅什麼
很多人對於直播這個產業一知半解,覺得是低學歷或是傳播妹才會從事的職業。其實直播產業進化到現在也已經有獨特的生態圈,也跟剛起步時的種種亂象有很多差別。不僅在控管上會更加嚴格,直播的類型也越來越豐富了。
從咖啡遊牧地圖(Cafe Nomad)看商機
對於軟體工程師來說,日本特殊的文化、環境、薪水並非首選,不少到日本工作的軟體工程師也都是單純喜歡日本才會到日本工作。因此這邊不討論薪水跟日商文化,單純就日本社會的現況點出我目前最擔心的事情。
2020 唐鳳台科大畢業典禮演講筆記
設計的面向有很多種,但是最後還是脫離不了人。選擇往人的方向走就可以不被單一領域所限制,也可以突破薪資天花板。
eRemote 紅外線遙控器與 Google Home 實現智慧家庭
其實很早就想要玩玩智慧家電,不過目前的電器都已經是固定的,沒有內建連網功能,要直接改成智慧家電要額外做工程
成為 Tech Lead 的一些感想
被主管升上 Tech Lead 後我的心情有點複雜,因為職等既沒有對應的提升,也沒有一個實際的稱號,只是被指名了「嘿,從現在開始你就是 Tech Lead」,然後加了一點薪水。
閒聊 flv.js
看完 flv.js 開發者的血淚史感觸好深
使用 mailchimp 三年後的心得
要做電子報寄送服務並不簡單,像是 event tracking、資料統計、不掉信、重試、針對不同的客戶端優化等,也因此 mailchimp 這個在早期就進入市場的產品相對穩定而且有非常多的企業正在使用。
點子仍然重要 / idea still count
在網路圈時常聽到,點子不值錢,動手做最重要。這句話基本上認同,沒有實際行動有再好的點子都沒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