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lan's Blog

本部落主要是關於前端、軟體開發以及我在日本的生活,也會寫一些對時事的觀察和雜感

目前主題 亮色

為了瞭解價值本身,我們首先需要了解這個世界的簡單運作法則,主要可以分為這四大區塊。

  • 人類的能量來源:農業、畜牧業
  • 支撐社會的能量來源:發電、煤礦、天然氣、石油、運輸
  • 支撐產業進步:工程化(Engineering)、基礎科學
  • 提供服務:律師、理財顧問、廣告、行銷等

能量與原物料是維持社會經濟運作相當重要的一環,人類必須要有食物才能生存;煤礦、天然氣等從大自然而來的資源負責維持現代文明運作;農業、畜牧業、食物工業,是維持人類生活的基本,是支撐整個經濟體系運作的基石。然而這兩者屬於線性產值,你付出的多少時間就拿到多少,單純仰賴於人類的勞動當作產值。

真正能夠為社會或文明帶來指數性發展的,是工程化(Engineering),更廣泛一點可以延伸到這四大領域: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化(Engineering)、數學(Mathematic),簡寫為 STEM。

這四大領域研究事物運作的本質,透過科學了解這個世界的運作,透過數學當作強而有力的計算工具,透過工程化找到更有效率的做事方法,透過技術應用到現實當中。在這邊要特別注意的是,技術並不單指計算機科學,工程化也並非單單僅限於軟體工程而已。

蒸汽機的發明大幅減少了人類的勞動成本,動力的來源可以透過燒開水將動能轉換為功,進而促成工業革命,改變人類的生活模式。這個就是指數性成長,從本質上改變做事情的方法,將人類從勞動的深淵中釋放。

再繼續舉例,電的發現與發電機的發明,讓人類得以使用電力完成各種事情。冰箱、微波爐、吸塵器、冷氣,這些發明都是造就人類得以過上便利舒適生活的推手。而背後都來自一位、或是一群工程師們的實驗與發想。到現在,電腦、手機的發明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所需的必需品,電腦帶來的運算力徹底改寫了人類的生活方式。這些就是科技能夠帶來指數性成長的最佳證明。

很明顯地,如果世界上只有理財顧問、xx總監、廣告、行銷這樣的人員,總有一天社會會崩盤,因為他們沒辦法提供人類生存所需要的東西,他們創造價值的方式是操控資本。

這個資本社會制定好的遊戲是一旦你擁有金錢,最好拿去投資買股票、炒幣、潮一點可能拿來買 NFT。

但別忘記了,人類的生存仰賴於能源,再來才是確保生活的舒適程度,如果我們做的事情沒辦法直接或間接達到這件事,都只是在玩資本遊戲而已。

錢本身並沒有太大的意義,價值的存在才有意義。錢只是方便價值交換的工具而已。資本如果最後沒有回歸到社會上就只是一場零和遊戲而已。

我認為這個社會需要更多參與 STEM 領域的人,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去創造指數性的發展,而不是以當 xxx 管理者、顧問、總監、行銷、被動收入為人生目標,但完全無法提供價值。

現在的社會鼓吹投資、炒幣、領導,讓我覺得憂心忡忡。工程師已經夠少了,真不希望這些人把時間跟人生花在這種地方。

未來有更多勞動性質工作會被取代,看看 Copilot 的發展,連一些低水準的程式碼也可以用 AI 輔助來完成了。

總結

  • 線性產值:維持經濟體系運作的基礎
  • 操弄資本或社會系統當作產值:大多數管理者、行銷都屬於這類型的工作
  • 指數性產值:透過 STEM 系統化地解決問題,進而節省大量時間、人力成本、提高生活品質都算在內。例如工程師、科學家、發明家。

如果想為社會帶來進步,去找具有指數性產值的職業或領域,操弄資本不是現階段的你我應該考慮的事。線性產值的工作是維持社會經濟運作的基礎,但線性產值的工作未來有高機率被 AI 取代。

當越來越多人投入指數性產值的領域,更多發想也會隨之而生,電動車、可重複利用的火箭、VR、區塊鏈、IoT,各種科技的誕生持續改變人們的生活型態並帶來正向循環,人類工作的時數越來越少,甚至是完全不用工作的那天或許會到來。

有些行業可能沒辦法涵蓋在這些論述裡,但或許你可以思考一下到底這個行業屬於哪種範圍,是純勞動性質的線性產值、操弄資本,還是具有指數性產值的意義。

我認為市場先生說得很好:

最高報酬率的投資就是投資自己 世界上大多數有錢人,都是先變成有錢人才開始投資。

管理階層有太多占著茅坑不拉屎的人,他們沒有產值,靠著操弄資本來獲取財富。然而價值無法憑空產生,中間的空缺就只能靠剝削線性產值以及指數產值的人來彌補,可以說這些人就是造成社會停滯的元兇。

很可惜,這個世界上有太多人只想靠著操弄資本發財,完全沒有幫助這個世界創造價值。如果整個世界都在鼓吹擁抱這種價值,那世界末日真的離我們不遠了。

備註

很多人提到技術、工程化,下意識地就是與電腦、寫程式、計算機科學掛鉤。然而這篇文章並不僅限於這些領域而已。

上一篇

前端焦慮症

下一篇

對 NFT 的誤解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的話,可以考慮到下面的連結請我喝一杯 ☕️ 可以讓我平凡的一天變得閃閃發光 ✨

Buy me a coffee

作者

Kalan 頭像照片,在淡水拍攝,淺藍背景

愷開 | Kalan

愷開。台灣人,在 2019 年到日本工作,目前定居在福岡。除了熟悉前端之外對 IoT、App 開發、後端、電子電路領域都有涉略。最近開始玩電吉他。 歡迎 Email 諮詢或合作,聊聊音樂也可以,希望能透過這個部落格和更多的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