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標題來自於 WIRED 的一篇文章 – It's Time for an RSS Revival。
網際網路剛崛起的年代(大約 1999 年到 2009 年附近),我才在念小學到國中,對於網際網路跟瀏覽器的理解只限於看網頁而已。直到踏入網頁開發之後我才知道 RSS Feed 是多麽偉大的發明。
在 1999 年就能有把網頁的內容以統一格式發布讓其他網頁也能獲取的想法,我覺得很厲害,也很符合網際網路那種開放共享的精神,雖然現在回頭看來格外諷刺。
不知道有沒有人和我一樣,偶爾會想念那個樸實無華的年代。
現在很多人消息來源管道都是主流的社群媒體,從主動獲取資訊變成被動接收訊息,滑完 Facebook 滑一下 Instagram 再滑一下 Threads。而且演算法會設法讓你更加成癮,畢竟平台的目的就是增加你停留的時間。
老實說我也被荼毒很深,滑一滑影片、動態時間就不見了,儘管我已經很努力讓演算法變成我想要的形狀,但偶爾還是會跳出我不想看的廢片,像是什麼可樂塞曼陀珠、丟乒乓球到杯子裡、女高中生賣萌跳舞。
有些影片看完的確是很開心,但這種開心是相當短暫的,一旦看了一個上癮性高的廢片,就會期待下一個、再下一個、再下一個…。
封閉的社群平台
不管是 Facebook、Instagram、Twitter,當你想要看一下貼文內容的時候,在沒有登入的情況下有時候是看不到的,不然就是只給你看部分內容,但看留言或要看全文時需要登入。
這對那些沒在用社交網站的人來說是件非常麻煩的事情,你的內容就這樣被限制在平台當中。跟當初網際網路的理念背道而馳。
Netflix 有一個我蠻喜歡的紀錄片叫「智能社會:進退兩難」,主要是在描述社群媒體的演算法跟按讚機制背後帶來的影響。
有一句話讓我印象蠻深刻的:
會把客戶叫做使用者的,一個是毒品,一個是軟體。
不可否認的是,我也因為社群認識了一些好朋友,甚至會約出來一起吃飯。我不否認社群媒體所帶來的人與人之間的連結,但是要認清楚這些平台的目的以及享受這些便利的同時所帶來的犧牲是什麼。
你的網站支援 RSS 嗎?
那要怎麼擺脫社群平台束縛呢?答案也很簡單,就是不要只把內容放在社群平台上。
把你的內容寫在部落格,最好是屬於自己的網域與主機(包含租用主機)。這樣一來既不會受到演算法限制,你的優質內容也不會封閉在平台裡。
另一個方法是採用開放性較高的平台,像是 Mastodon 或 Bluesky。Mastodon 的話只要有主機任何人都可以建立自己的空間;而 Bluesky 的 API 完全免費,甚至可以用 AT Protocol 來監聽發文消息整合到自己的服務當中。
另外一件事就是盡可能加入 RSS 支援。我在寫部落格或是其他內容為主的網站時,第一件會考量的事就是 RSS,而且盡可能要全文。有些 RSS 會故意把文章內容裁掉,要看全文還是要到原網站。
我自己蠻不喜歡這種作法的,訂閱 RSS 很大一個原因就是想要掌握自己消費內容的方式,可能是在 Discord、某個 RSS 服務、甚至是終端機(好啦終端機有點誇張),但沒辦法看到全文就還是得開網站。
如果喜歡的網站沒有 RSS 怎麼辦?開源軟體 RSSHub 就是在解決這件事,自己定義資料生成方式,RSSHub 會幫忙生出 RSS Feed。
找到你喜歡的創作者,訂閱他的 RSS Feed,如果沒有的話寄信給他說這真的很重要。同時這也是奪回社群平台對你的掌控。
比較有名的服務像是 inoreader 或 feedly 都還不錯用,如果你也喜歡我的部落格跟文章,也可以用 RSS 訂閱唷!
RSS 的理想與現實
RSS 追根究底只是一種格式規範,發布之後等待消費 RSS 內容的服務獲取 XML 檔案後呈現在 UI 上。
這樣簡樸的設計在現代也有點捉襟見肘,其原因在於網頁演變至今已經有很多互動元素,而 XML 能呈現的內容有限,對於不只文字、圖片的文章來說,勢必會犧牲可讀性。
在內容越來越多的情況下,這些消費 RSS 內容的服務如果不加上篩選、分類功能甚至是 AI Summary,也會被內容淹沒。篩選本身也是演算法,在沒有任何篩選的情況下,你所要面對的也是內容海。
跟社群平台比起來,本質上還是有區別的,篩選的條件是自己決定的,內容海也是自己訂閱的 RSS 源,就算不是全部文章都想看,至少也是自己篩選過的內容。
那麼優質 RSS 的訂閱源,又要從哪裡找起呢?恐怕又得在社群平台上大海撈針,或是期待 RSS 服務可以做到這件事。我覺得最好的方法就是自己也變成優質的創作者,久而久之吸引同樣優質的創作者❤️。
Follow
Follow 是一個正在開發的 RSS 服務,作者 DIYGod 同時也是 RSSHub 跟 xlog 的作者。最近在推特上相當有人氣,很多人都想要邀請碼試用。(不過我也是因為在推上看到才知道有這個服務的😂)
除了一般 RSS 服務常見的功能之外,還有發放虛擬貨幣當作獎勵機制,而且 UI 看起來也很讚,我自己也還沒有用過,期待之後上線!
對抗注意權
我很喜歡 leafwind 寫的第六權,裡頭提到:
如果說第四權、第五權是「自由發佈內容」的權利,那第六權(注意權)就是「掌握自己能看到什麼東西的權利」,而注意權的喪失,是當今媒體最嚴重的問題。
文章裡頭也有提到該如何實踐,推薦給大家閱讀!
推特曾經是我最喜歡用的社群平台,可以隨意吐槽、抱怨、分享技術、想法,但現在我的動態牆上充斥著廣告跟一堆吸引人注意力但很糟糕的短影片,但我還是會忍不住點進去看;如果在社群平台上發了文,我就會非常在意讚數。
我想遠離這些有毒的演算法跟平台,我也想跟你分享意識到這件事有多麽重要。你所看的東西久而久之可能會內化成你的思想;看到社群上光鮮亮麗的生活會覺得自己糟透了,但忽略每個人都有人生難題。
最後是我去年開始慢慢實踐的事,寫信和一些自己欣賞已久的開發者、創作者交流。這件事可以讓他們知道有一群人支持他們,這是很重要的創作動力來源,我雖然收過不多,但能被感謝、寫的文章、服務有幫助到別人真的是一件很開心的事!